協進會近期動向報告
1. 本會將於2013年年末12月29日(星期日)下午16:00,台北市錦州街(馬偕醫院附近)辦公室,舉辦理監事會暨會員年末聯誼活動,相關訊息除電子郵件外,另由庶務組以信件隨同拜年賀卡寄予相關出席人員。
2. 本會近期加入知會員,請於年底12月31日前將申請表等基本資料交給總幹事陳中道先生,並領取相關之入會禮品券,於載明之期限內兌換。
3. 本會預定於2014年2月下旬舉辦新春酒(茶)會,相關資訊將於12月29日年末聯誼活動時提出討論,議定後於明年2月上旬告知相關出席人員。
4. 高等教育相關訊息:
※自由經濟區 高等教育實驗鬆綁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15日電)行政院今天向總統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修正規劃方案,示範創新重點納入教育創新,將透過實驗試點方式,推動高等教育制度鬆綁。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率相關閣員向總統馬英九報告「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修正內容。
在修正規劃方案中,示範創新重點包括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與教育創新;至於原規劃方案所列的產業合作,由於各產業都可推動,因此改列於推動策略中。其中新增的教育創新,行政院表示,由於高等教育長期因法令規章限制,無論在校務、招生、修業以及人事財務上都缺乏彈性,國際化程度也需提升。示範區未來將納入教育創新,透過實驗試點方式推動教育制度鬆綁,以強化教育發展能量,培育更多優質人力,協助經濟發展。
行政院表示,智慧物流是透過創新關務機制及雲平台等資訊服務,提供最佳物流服務,並透過示範區內企業委託區外廠商進行加工的「前店後廠」模式,串聯鄰近生產基地,增加商品流通自由及附加價值。國際健康將以推動「國際健康產業園區」為重點,於區內設立國際醫療專辦機構及生技研發機構,帶動醫療(含重症治療)、生技、藥品、復健、養生等健康產業發展。此外,農業加值將善用國內農業技術,致力產品創新加值,以MIT品牌行銷國際,使農業從「農產品」擴大為「價值鏈」。金融服務則是透過業務分級與差異化管理方式,放寬金融機構業務範圍,發展財富與資產管理業務。1021215
※(焦點評論:大學退場 刻不容緩(李祖德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2013年10月25日
防台灣競爭力倒退,須重訂高教政策,確立大學退場機制是最可行方法之一。
教育的效能無法立竿見影,這個特性包容了歷任教育官員許多的應為卻不作為。少子化將於民國105年帶來高等教育的死亡交叉—大學可入學學生數低於招生人數,教育部難擋民意壓力,至今對部分校院尚在核准新增招生員額。為了日後教育的得當發展,也為了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不得不提出建言祈社會關注。
二十年來,大學校院由30多所增至164所,出生嬰兒卻由35萬降至20萬,90年代初期學校退場機制已被提出,顯示社會已警覺到教育危機的來臨,但是主政者卻遲遲沒有積極反應,經年因循怠惰下來,逐漸腐蝕國家發展基石。
盲目民粹拖垮台灣
放眼天下,沒有不花錢可達到好的教育,在當前物價齊漲的時代,多年凍漲學雜費不僅使學校無法繼續投資教育,更使教師薪資失去同業競爭力,對比亞洲鄰近國家教育預算的數額,台灣國家競爭力逐年倒退不是偶然。面對這個教育危機,我國卻常以盲目民粹與僥倖投機的方式徒然因應之。
「制訂規格」是蘋果賈伯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台灣產業與行政官員較陌生的重要議題。台灣若要屹立不搖,必須重新盤整高等教育政策,而確立大學校院退場機制,即是救亡圖存最可行的手段之一。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就必須落實具體操作的方案,深入討論並制訂退場的規格,建議應包括以下幾點:
一、公布校院錄取率、註冊率及就業率,提供學生及家長認識學校的權利,回復教育的市場機制,更不宜開放校院單招迴避危機。
二、確立校院退場基線,並嚴格執行。例如新生報到率低或評鑑不佳,重大違規或積欠教職員工薪資等,事前充分了解規劃並依法遵循或處置。
三、架構全國大學校院退場公共財務平台,在平台上各校單一帳號採收支兩條線財務管理,透明呈現每一所校院退場的財務流程,確定校院確實依主管機關的相關規定辦理,在公共財務平台上提供民眾檢驗的機會,避免當事人及外界的爭議。
四、將教育部獎補助款的功能,明確與校院退場基線掛鉤連動,既能避開決策者的好惡,又可防止校院的僥倖心態逃避退場。
五、提供誘因鼓勵主動退場、轉型或整併的校院,並提供行政協助予向下換學制(如大學改為高中職)的校院,誘因與行政協助必須實惠與明確。
面對危機別成罪人
六、確保學生及教職員工權益,維護學生受教品質及轉介他校。校方資產明快處理防止董事會不肖成員脫產。
在當今全球進入以速度為決戰點的新常態時代,回顧檢討當初教改的善意為何造成今日高教危機已非要務,劍及履及的號召全民共同面對危機,才能讓下一代避免成為活化石的人類,而能有合理發展空間的健康世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若大學校院退場機制不能迅速啟動,我們這一代的教育者成為歷史罪人的墓誌銘便近在眼前。
(李祖德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行政機關未盡保密之責,明顯瀆職!2013年12月10日
校方立刻擔起雇主責任,而非製造分化!
高教工會「學校欠我勞健保」具名檢舉行動 聲明
高教工會「學校欠我勞健保」具名檢舉行動 聲明
2013年12月10日
11月高教工會推動「學校欠我勞健保」具名檢舉行動,已有49名學生兼職勞動者出面檢舉,檢舉對象包括台大、政大、交大、清大、成功、中山、中央、中正、師大、新竹教育大學、彰師大、台藝大、高醫大、輔大、世新、長庚等16所公私立大專院校,共累積85筆檢舉項目,目前已全數送入勞委會勞保處與全民健康保險局進行檢舉。
針對檢舉函,勞委會已於11月14日回覆(參看附件一),表示已發文各地勞保局、衛生福利部,以處理調查事宜。勞委會於公文中明確表示:「本案請依行政程序法第170條第2項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8條規定,防止陳情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減失或洩露」,並以「密」等級處理;亦即檢舉人學生的具名檢舉行動以及其個資,應受行政單為完整保護。
校方任意公布檢舉人姓名,此為打壓行為,嚴重違反個資法!
然而,檢舉行動進行近一個月,勞委會的調查結果遲遲未出,卻已有檢舉人接到通知,校方(資方)作為被檢舉對象,卻以「調查」之名聯繫各處室、所辦,甚至國科會計畫主持人(老師),「詢問」該單位或計畫主持人是否幫該名檢舉人投保勞健保、提撥勞退。也有檢舉人學生,直接接獲校方的「詢問」電話。經查,勞保局以調閱資料為由,於發送至校方的公文中,直接點名該校之檢舉人,要求校方提供檢舉人相關資料,而此公文並未加密!而得到檢舉人資料的校方,本應善盡保密之責,卻擅自公開檢舉人姓名與資料給各相關單位、系所辦與處室,甚至通知計畫主持人老師,此種洩露檢舉人個資之舉,已嚴重違反個資法!(附件二:勞保局將寫明檢舉人姓名之公文直接發給被檢舉學校之一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校方並轉發各處室、系所辦與計畫主持人)
勞委會或勞保局、健保局,在未經檢舉人同意的情況下,將檢舉人資料提供給被檢舉單位,此舉已幾乎等同於直接公開檢舉人個資,明顯「洩露」該檢舉人身分,明顯違反《行政程序法》(註一),並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註二)之嫌,更是明顯的行政疏失!勞委會、勞保局便宜行事的結果,造成校方得以對單一檢舉人或計畫主持人施壓,甚至使得計畫主持人或學生工作單位,誤以為是自己遭到學生兼職勞動者的檢舉,此舉非但扭曲事實(學生檢舉之對象實為應負投保責任的校方),更對學生檢舉人造成極大壓力。
勞委會、勞保局應盡卻未盡保護吹哨人之責,是為瀆職!
高教工會認為,學生兼任助理皆受校方聘雇、由其支付薪資,於個別老師或系所的指揮監督下工作,因此,校方握有全數學生兼任助理之名冊。勞委會、勞保局、或健保局若欲調查檢舉人學生是否真有受雇工作但未獲投保之情事,根本無需將檢舉人任何資料提供予被檢舉人,僅需要求被檢舉人校方提供全數學生兼任助理之清冊,並由勞委會、勞保局、或健保局自行核對該名檢舉人是否於其中、該期間有無由校方進行投保勞保與健保的紀錄,即可得知該檢舉情事之真偽,進行裁罰處分。
校方未依法作為投保單位,為學生兼職勞動者投保勞健保、提撥勞退,此違法事實明顯,勞委會、勞保局作為勞動主管機關,早應主動介入、進行擴大勞動檢查。如此,校方在接受勞動主管機關進行調查時,才無法經由「詢問」各單位處室、計畫主持人、甚至檢舉人本身等「調查」等程序,行對檢舉者施壓之實。今日勞保局竟然便宜行事,以向校方調閱資料為由,逕自洩露檢舉人姓名,全然未盡行政主管機關之責,此舉是嚴重的行政失誤、是為瀆職!
校方未依法作為投保單位,為學生兼職勞動者投保勞健保、提撥勞退,此違法事實明顯,勞委會、勞保局作為勞動主管機關,早應主動介入、進行擴大勞動檢查。如此,校方在接受勞動主管機關進行調查時,才無法經由「詢問」各單位處室、計畫主持人、甚至檢舉人本身等「調查」等程序,行對檢舉者施壓之實。今日勞保局竟然便宜行事,以向校方調閱資料為由,逕自洩露檢舉人姓名,全然未盡行政主管機關之責,此舉是嚴重的行政失誤、是為瀆職!
大學退場 6成民眾要政府硬起來
2013/11/09【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大學太多,少子化後學生越來越少,讓部分大學出現經營危機,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一項民調,超過6成民眾認為政府應該「硬起來」,用強硬手段介入大學整併或退場,退場後的校園,應規畫為社福機構、公園綠地、合宜住宅。
草根調查研究中心召集人、空大教授陳松柏指出,20年前推動「廣設大學」,讓大專校院由58所,暴增到162所,再加上少子化衝擊,中研院在今年2月公布的「高等教育及科技政策建議書」中,批評廣設大學的錯誤,並預估13年後將有4成大學倒閉。
陳松柏表示,4成3的受訪者贊成人人都可以念大學,但也有4成反對,顯示大學文憑已通貨膨脹,不再吃香;6成4民眾認為大學文憑有必要,但7成8認為大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職場就業才有競爭力,也有3成5認為讀研究所才能提升競爭力。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6成民眾支持政府介入大學整併與退場,數據值得教育部參考,近日假油事件沸沸揚揚,公布廠商名單後,更引起民眾撻伐,加速改革,賴鼎銘說,教育部也應該公布各大學的新生註冊率,提供家長與學生選校參考。
民調顯示,受訪民眾認為,退場後的校園,應規畫為社福機構、公園綠地、合宜住宅。但賴鼎銘質疑,若改為社福機構,由誰來經營?由政府承擔嗎?有些學校在偏遠地區,轉為公園綠地、合宜住宅,看起來也不適合。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回應,針對辦校不佳的學校,教育部已擬定私立大專院校退場 4指標,包括學生不滿3千人且近兩年新生註冊低於6成,及評鑑太差、長期積欠教職員薪水、違法,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將介入輔導,已是強硬的方法介入,經過輔導的學校,辦校可能好轉,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