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

搜尋此網誌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近期活動訊息

1.      本協進會近期運作部分私立學校經營層面變更相關事宜,因所涉層面問題複雜,將委由專業律師及會計師協同進行。為保障所有相關當事人權益須以信託條件模式處理。未經本協進會授權認可參予之經營權轉移事項,任何人不得假藉本協進會名義進行任何協商委託事項,如有涉及不法行為將有本會委任律師依法處理。

2.      為提升台灣高等教育之多方位經營模式,本會將8月份邀集相關專家餐聚研討相關具有實質貢獻度之議題,研討內容及場所時間等將以書面或通訊軟體個別通知。

3.      本會理事長簡振興教授於79日到東京等地區進行參訪活動一個星期,相關協進會進行事項,由盧杏中秘書長暫行代理

本次高教界相關訊息:

華視新聞雜誌-大學退場難:高教危機系列報導

發佈日期:201449
屏東高鳳技術學院在今年2月,宣告停辦,有人形容這是大學倒閉潮的第一槍,今天華視新­聞雜誌封面故事,我們繼續要探討的是,既然大家都說大學太多,甚至在少子化的趨勢下,­預估未來十年,會有三分之一的大學要倒閉,那麼退場止血,已經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只是­誰該退場?該如何退場?退場機制又該怎麼制定?華視新聞雜誌記者深入採訪發現,由於退­場涉及龐大的利益糾葛,包括校地、校產該如何處分,還有教職員該如何後續等問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校地,讓有些大學明明幾乎招不到學生了,還是堅持要撐下去!為什麼呢?節­目一開始,高教危機系列報導第二集,帶您從被遺棄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開始看起。

※大學退場機制啟動,安置師生最重要。
日期:103-02-19 (行政院)
新聞提要
教育部啟動大學退場機制,接連對高鳳及永達兩校開鍘,反彈勢所難免,當前應以安置、確保師生權益為要,把衝擊降到最低。
處理情形
教育部說明如下:本部鑒於少子女化趨勢,已於100年著手研議因應對策及102年間陸續公布相關因應處理配套措施。而有關於私校問題,處理原則特重於達成3大核心:維護學生受教權;保障教職員權益;維持公共性的原則下,促進校產之活化與再利用等,其具體作法如下:一、維護學生受教權:達預警指標學校,本部將由專案輔導小組限期輔導改善及持續經營。()優先評估學生受教權及其教育資源投入情形,若有不符合者,透過專案輔導小組督促並協助學校進行必要之改善。停辦學校學生之安置,將以尊重學生及家長意願為優先,本部協助學校轉介為輔。()若學校改善確無成效,將依法課於停招或停辦。()轉介原則為平行移轉鄰近學校,並確保安置後,其課程銜接及生活照顧,不得中斷或受任何影響。二、保障教職員權益:()薪資待遇合理化,不得任意減薪及更改聘約,且私校教師薪級架構及起敘標準,應依公立同級同類學校教師標準。若學校涉有積欠教職員工薪資,或不當減薪等損及權益問題,本部將介入責成學校限期提出具體改善作為。()教職員權益保障-退休、資遣、公保養老給付之權益1.學校停辦計畫應明確規劃教職員工之安置及離退處理。2.建置全國大專及教師人才網,提供教師職缺資訊。高中職教師職缺資訊,參見「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選聘網」頁。()放寬私校獎補助款支用彈性1.經本部核定停辦計畫之學校,得使用獎勵、補助經費優先支應停辦所需費用。2.透過本部介聘機制「聘任因學校法人停辦所設學校之合格教師,得增加其獎勵、補助經費」之規定,並酌予考量增加招生名額。三、維持公共性的原則下,促進校產之活化與再利用:()學校法人得轉型改辦或合併:學校停辦後,學校法人可以轉型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或進行法人合併等,以維持其公共性目的使用,達到資產活化與再利用之原則。本部亦偕同相關部會建立協調平臺提供協助,有助於社會資源作更有效之配置利用,提供國人更優質之環境。()解散清算賸餘財產分配:學校法人係以非營利性之財團法人型態設立,其解散清算後的賸餘財產分配,也應基於公共性及非營利性之前提,限制其歸屬對象。至無其他法定用途或歸屬時,賸餘財產的歸屬將為地方自治團體所有,其處理仍具有高度公共性。()學校財產活化與再利用:本部業已與內政部等機關代表研商學校法人土地處分或土地變更之流程及辦理作法,未來將透過跨部會協商平臺,協助學校法人辦理土地處分或土地變更相關事宜,並研擬相關處理原則。1.不動產處分於學校存續期間應依私立學校法第49條規定辦理。2.學校停辦或法人改辦後,辦理土地變更作業時應依都市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及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執行要點等相關規定辦理,處分所得應優先清償積欠教職員工之薪資。四、私立學校輔導可分為四大部分-「限期輔導改善」、「學校停辦」、「土地處理機制」、「學校法人轉型(解散清算、改辦或合併)」,將審視個別指標學校之情況,給予適度輔導協助。

※主張大學退場 黃榮村:少即是好
日期:2014.06.13

劉偉瑩/桃園報導
 大學面臨少子化衝擊,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昨天提出「少即是好」的想法,建議大學發展應該精緻化。他舉例,目前大學有六十二所專任教師少於三百人,應考慮是否優先輔導轉型或退場。

 教育部昨天在元智大學舉辦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議題聚焦少子化對大學招生和經營的影響,邀請專家獻策。

 黃榮村以「競爭及困境下的大學定位與辦學」為主題指出,高等教育面臨供需失衡,大學校院從民國八十五年起,急速增為一百二十七所;臺灣人口出生率卻從民國八十七年開始下降,一百零五年少子趨勢就會影響招生。黃榮村指出,高教另一個問題是,教學卓越計畫、五年五百億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等,難免造成教育經費排擠,導致大學M型化。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指出,教育部已公布《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以全校學生數不到三千人等評估指標,出現上述情形的私校優先輔導,教育部也會將黃榮村的意見納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