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

搜尋此網誌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教再改協進會近期動向

1.   因本會簡理事長出國交流活動日漸頻繁,不在台灣期間有事務聯繫者請改以微信聯繫較為方便(簡理事長微信ID:chiendoc)

2.   本會將於今年度9月份邀請專家及企業主,討論交流台灣高等教育機構未來對應動向及辦理企業型院校學院之理想模式或轉型社福文教事業(參酌外國先進國家模式並以未來數所將變革之高教機構為例)

3.   本會位於桃園區展演中心附近之會館場地,因置放有部分貴重之藝術品及礦石,雖已安裝多具監控設備管理。但為求慎重起見,採會員預約使用方式,凡有需要使用場地者,請事先向陳*道副總幹事洽詢登記。

4.   本會位於關西農場所種植的果樹(血橙.文旦.柑橘等),均施以天然環保酵素肥料,因應時節採收後將送至鄉關指定場所供會務人員免費品嚐。  


高教機構動向報導: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被知名企業5億元買下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驚傳企業主砸5億元買下改造。(記者許展溢攝)
2016-06-18  00:57
〔記者許展溢/苗栗報導〕苗栗縣頭份市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生活服務產業系、時尚美容造型設計系兩科系,13號遭教育部列為追蹤對象,評鑑未通過,現傳出將有知名企業主要買下學校,預計挹注5億元改造,丟給全校師生一顆震撼彈。對此,亞太教務長吳文濱證實,確有其事。
  • 亞太近幾年主打文創科系吸引各地人才。(記者許展溢攝)
    亞太近幾年主打文創科系吸引各地人才。(記者許展溢攝)
教育部公布技職院校評鑑,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生共有5科系、1研究所被評為「有條件通過」,等於及格邊緣。其中,生活服務產業系、時尚美容造型設計兩系「未通過」,被要求限期改善,影響學校形象。
亞太創立至今28年,前身為親民工商專科學校、親民技術學院,校地面積有12.9公頃,土地取得為學校買進,目前計有13科系、1學士學位學程及2研究所,學生數2182位,校內師資、教職員約180位。此時傳出,亞太董事會面臨解散,學校經營陷困境,導致全校師生惶恐,深怕未來去路、權益受到波及。
但校方訊息指出,其實是要「易主」,直指一名非苗栗縣人,也非教育界出身的知名企業人士已觀望許久,決定要出手收購。吳文濱透露,該傳聞為真,新董事剛入主董事會不久,現階段正緊鑼密鼓「準備中」,預計最快1個月內,便會對外公開。
校內部分師生早已聽聞此事,一位不願具名老師說,一開始很擔心後路,但學校保證,不是不經營,而是要等新的董事會接手。校方說明,對新董事會入主開出的條件,就是不能影響現有教職員工作權與學生的受教權,重要的還有一點,希望能跟校長劉紹文、董事長李金桐有共同理念,不是為個人私利,而是為教育,為了大家更好的未來。
不僅如此,校方也提到,新董事想法很多,準備大刀闊斧好好改造學校,因此也讓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校長劉紹文說,礙於一切細節還沒敲定,不便多談,但強調學校不是「退場」而是「轉型」,預告接下來學校會有「大幅度」轉變,會朝向創新、有特色的目標前進,全校都很期待。
陶瓷創意設計系一年級學生黃耀弘、張書偉皆說,並沒有聽聞校方將易主,不過假設真有其此事,並不擔心自己權益會受到影響,只要有考量到他們未來的出路,都很相信學校做的任何決策。一名數位科技設計系二年級學生家長則表示,免不了擔心學校轉變,會影響到孩子的權益,希望校方能給予肯定答覆。
吳文濱先是說明,早在十年前,就已體悟到辦學不易,開始轉型以「文創」為主,現在有企業看到學校的獨特,願意入主是一件很好的事。尤其近年不斷改變,不僅迎合趨勢,還獨創諸多發想,「別人不敢做的,我們做」,認為這樣「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吳文濱提及,此次兩個科系評鑑未通過,主要是因為這兩年「早已停招、轉型」,但教育部認為,該兩科系還有高年級生,學校卻沒有專業師資,恐無法提供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才被列為追蹤對象,但他說,評鑑結果對學校其實相當正面,因為可以讓學校反省接下來該如何改善。
董事會將大換血,吳文濱強調,未來只會更好,系所將調整,會更有特色,企業主方面也會帶入更多資源,讓師生無後顧之憂,他坦言,學校被外界歸為後段班,加上少子化日益嚴重,根本無處可退,尤其今年開始,經營會更艱鉅,但唯有做出「差異性」,走出自己的路,才有可能翻身。
吳文濱最後指出,目前學校各單位正配合新董事作業,積極備妥下一個階段所需資料,全體團隊應戰中,鬆口時程很快,約1個月內就會搞定,屆時會對外宣告,期盼接下來的發展。


*少子化衝擊 大學轉型退場如雨後春筍

【陳沿佐 徐榮駿 綜合】

受到少子化嚴重衝擊,國內許多大專院校除了遭遇招生不足的窘境,更面臨不得不轉型,甚至是退場的危機,教育部在2013年,明文訂定相關輔導停辦原則,只要學生人數過低,或是辦學績效不佳,通通都會列入觀察名單,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還表示,將成立50億元基金,輔導私校轉型退場,但私校經營者,為了自身資產苦撐不放手,仍是目前高教退場計畫,最難克服的挑戰。
空蕩蕩的校園,門窗上還貼著封條,這是2014年8月宣布停辦的永達技術學院,受到少子化衝擊,同年宣布退場的還有,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教育部坦言未來10年內,面臨轉型退場的大專院校,至少還會有幾十間。
教育部政務次長 陳良基:「那我們現在公立大學,收的學生大概是6萬人,私立就15萬,所以你推估到,剩11萬人口的時候,6萬學生假定沒有變,你私立學校,就一定是少了10萬學生,所以以這樣來抓的話,10萬學生大概就是差不多,5、60家以上。」
教室裡的擺設,還是維持當時的模樣,只是已經蒙上厚厚一層灰,教育部在2013年公布,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明定4項輔導改善及停辦標準,像是學生數過少、連續兩年註冊率未達60%,或是系所評鑑表現不佳,甚至是積欠教職員工薪水等,通通都會列入危險名單。
教育部政務次長 陳良基:「所以就是會以說生源的不足,那因為生源造成說,你整個財務會累積成問題,同時我們另外一個考量說,假定說你財務的規畫裡面,你是透過一些減少成本的方式,像你把整個品質下降,那這樣當然也不行。」
前教育部長吳思華曾透露,目前管控中的學校約有35所,其中以技職院校為主,而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上台後也隨即宣布,設立50億元基金,推動大學創新與轉型,更強調私校退場後,所有校產必須全數轉為公用,但這也是造成部分私校,即便招生情況不佳,但也寧願咬牙苦撐,堅持不肯放手的主要原因。
中華民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 葛自祥:「現在因為少子化,少子化又不是這些學校造成,是整個大環境造成,你這個時候就好像說,好 你註冊率不到多少,就該怎麼樣就要扣怎麼樣,拿出這些條文來,於情上來講,是不是也有一些斟酌的餘地。」
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辦公室主任 陳書涵:「那明明我們對於高教,私校的公共監理是還很不足的,那他的透明度跟他的民主治理,這個都還有很大的一塊問題,但是教育部卻已經在設想說,如何讓所謂經營不善的私校,他可以讓他的董事會,是有利可圖的來退場,提供他們誘因的來退場,那當然他會去衍生出一個,所謂這樣子的轉型計畫。」
考量到區域平衡發展,教育部目前傾向維持偏鄉教育資源,但其他供過於求的學區,則計畫通盤檢討重新整合,不過一旦學校退場後,所有學生及教職員,相關的受教權及就業權,又該如何解決,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
教育部政務次長 陳良基:「對教育部來講,我剛剛一直講說,就是營建一個人才訓練生態系統,所以對這些學生來講,我們的責任就是幫他找,好的環境 好的老師,那站在這樣的轉介,我想對學生我們的照顧,反而是比較容易到位,所以目前學生上面不會有困難。」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部認為,若經營不善的學校苦撐不退場,低落的教育品質,影響的不只是學生素質,更是未來幾十年的國家發展力,若能將教育資源集中火力,減少學用落差,培育符合產業脈動的人才,或許才能就目前各種教育亂象,對症下藥。

大學67校系列退場黑名單 4系註冊率掛蛋

根據網站資料統計,有4校系註冊率掛鴨蛋。分別是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

根據網站資料統計,有4校系註冊率掛鴨蛋。分別是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中州科技大學電子系、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科系,以及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海洋休閒觀光科系。 報系資料照片

104學年度大專校院系所特色資訊及新生註冊率今天上午公告於教育部統計資訊網站「大專校院系所特色資訊及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網址https://stats.moe.gov.tw/enrollweb )」,提供家長與學生查詢,避免踩到大學退場地雷。
根據此網站資料統計,共有67個校系註冊率未滿7成,恐面臨退場黑名單。教育部長吳思華上午表示,對於招生不滿7成的學校,會不定期派人到現場監控教學品質,避免併班上課,且已研擬修法,對於這些學校派公益監察人,監控學校的財務狀況。
吳思華說,希望修法通過後,可以趕明年放榜前公開透明,讓家長與學生知道哪些學校是退場地雷。
另外,根據網站資料統計,有4校系註冊率掛鴨蛋。分別是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中州科技大學電子系、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科系,以及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海洋休閒觀光科系。
※註冊率未滿七成 67校系名單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協進會近期動向

1.   本會簡理事長受邀於31216日隨宗親界相關人士至緬甸交流參訪,帶回諸多紀念品將視場合發送與相關工作人員。





2. 經內部討論預定於5月下旬辦理會員聯誼活動,地點則於本會休閒農場所在地之一的關西地區,詳細活動內容資料等將另行由陳中道總幹事進行個別通知。

3. 本會位於桃園大興西路之活動會館,日前邀請書法名家前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簡明勇理事長(教授)至現場揮毫,並應部分理事求字贈與數幅書法作品,現場氣氛愉悅融洽。未來將不定期邀請其他藝術家至本會桃園會館進行交流展示活動。

4.本會將在近期行文部分大專校院並邀請相關專業人士探討台
    灣高教機構轉型經營及捐贈相關事宜,未來相關事物均已經
    由簡理事長安排敲定律師群及財務等人員備位運行中。

      
高教相關訊息:

201660大專退場、上萬名教師失業...

吳思華:管控35所學校

受到少子化的衝擊,許多大學面臨轉型或退場問題,教育部長吳思華3日表示,教育部針對各校招生的情況,內部已有輔導學校的名單,目前管控大概有35所,正積極輔導。 
聯合報導,立委王進士3日上午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表示,受到少子化衝擊,很多大學面臨轉型或退場問題,教育部除了加強輔導外,要做最壞的打算。永達技術學院將透過成立社會福利基金會,轉型成樂活環境的天堂,教育部及衛福部能給予學校什麼協助。
吳思華說,教育部針對各校招生情況,內部已有輔導學校的名單,目前管控大概有35所。至於永達技術學院,教育部已針對學校提出的轉型計畫,包括財務的健全、董事會意見的一致,與地方政府的協調等意見,轉請學校積極改善。
相關報導:

各技專院校明年約7成學校將減少招生

蘋果報導,受少子化的衝擊,教育部近日核定明年89所技專院校招生名額,其中學士和專科招生人數首次跌破20萬人,僅1924百零8人,較去年減111百多人。
89校中,有62校減少招生名額,以高雄私立和春技術學院減少11百多名最多,減幅達3成;宜蘭私立蘭陽技術學院、高雄私立東方設計學院,也都各減5百人以上,減幅均逾35,有些學校部分科系被減到一系只收1015名新生,幾乎成了「家教班」。

60校退場、上萬師失業 教部補助教師轉進企業

自由報導,大專在20年間從29所增加到160多所,但高中畢業生明年卻將大減3萬人,被喻為「高教一五大限」,教育部估計恐有60校退場、上萬名教師失業。教育部訂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協助教師轉入產業發展作業要點」,希望紓解高教失業潮,以每人上限30萬元的補助規模,讓大專教師「帶職帶薪」赴產業半年到一年「適應」,期望能順利轉入產業服務,首年預估補助一百人轉業,總經費3千萬。

教師工會:台灣需要高等教育重新定位

風傳媒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曾多次表示,根據國外經驗,只有約6成高中生適合念大學,台灣的合理大學數量大約在100所左右,目前正設立高教創新轉型專案辦公室,執行大學退場及轉型政策。吳也指出,學校也應該改變思維,過去是強調追求「第一」,未來希望創造每校的「唯一」,每個學校都應找出自己的特色,在特定項目中拿到第1名。
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則表示,大學數量只是參考值,不是絕對值。台灣許多學校的師生比嚴重失衡,且政府部門、產業界投入的經費,也遠不如世界其他國家。劉指出,與其斤斤計較計算成本,台灣更需要的是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核心問題在於改善大學的品質,而非減少數量。






退場轉型勢在必行

四大關鍵,檢視學校會不會提早關門!

教育部預計,105學年度的大學生將比102學年度減少約2萬人,相當於台大大學部人數的1.1倍。20132014年,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遭少子化海嘯淹沒,停止招生,台灣大專院校總數跌至159所,回到2003年時的數量。
「先從南部、新設(校系)、技職、偏遠(地區)、冷門(科系)開始,」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丟出幾個關鍵詞,指出高校中可能被裁併的高危險群。對照之下,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都是位於屏東。成立於2004年的高鳳,是最晚設立的技職院校;而成立於1967年的永達雖有47年歷史,也逃不過趨勢的輾壓。

五年內 60所大學恐面臨退場命運
     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上任後,一舉掀開「大學退場」的壓力鍋,直言五年內,恐有60多所大學必須退場。「下一個輪到誰?」頓成不少家長與學生選校時,最擔心的問題。
     高中生在申請或填指考志願時,如何避免這些可能會比你先「畢業」的大學呢?
     2013年,教育部首度提出四項大學退場指標,包括學生人數低於3000人且新生註冊率低於六成、未通過校務評鑑、積欠教職員工薪資三個月以上、掏空校產或買賣董事席位等違法情事等,就可能被輔導退場。先來看兩項量化指標:

指標一〉全校學生不滿3000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共有17所大專院校的全校學生不滿3000人。這些學校超過3∕4位於南部與東部,其中10所為私立技職院校,也有幾間是體育、護理及藝術的專業學校。
     這個統計結果,引來各界討論。東、南部地區人口原本就少於北部,很難將學生人數少,歸咎於學校辦學不力;此外,許多學校是該縣市唯一的大學,若被合併或關閉,是否更加深城鄉差距,造成南北失衡?因此,教育部進一步提出其他檢視標準。

指標二〉新生註冊率不到六成
     去年底,教育部首度開放「大專校院系所特色資訊及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stats.moe.gov.tw/enrollweb),讓學生查詢各校系所註冊率。總計全國2672所大學及四技學士班中,共有257個科系註冊率不到六成,占總數的9.6%。
     其中公立大學的980個科系中,只有一個註冊率不到六成;但私立大學的1692個科系中,卻有256個註冊率低於六成,比例高達15%。甚至有一所私立技職學校,各科系的註冊率都在六成以下,令人心驚。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本會近期活動動向


1.     本會進行之高等教育機構捐贈轉移其他社會福利文化相關事業,目前相關對象多觀望教育部及未來主管單位(如內政部;衛生福利部等)之對應措施。而部分捐贈金額要求過高之教育機構,本會經研理解均暫不以承受,待相關中央及地方部會對應措施較明確後再行專案辦理。


2.     本會2016年另聘任高級顧問范楊松教授(大人物知識集團董事長,瑞士歐州大學教授),聘書已製作完成,將由理事長親自送達。


3.     本會在新竹關西之有機休閒農場,目前柑橘類已有部分已結果並可採食,但因為今年都無尚未施肥與噴藥(要求有機,將噴灑天然酵素稀釋液),所以柑橘外表成相落差很大(如下照片):





已摘取部分供某動物園內員工及動物食用。經理事長指示,待各類果實更加完善照料後再讓會員入場摘取享用。台灣桃園.苗栗及其他農場均已請專人看顧管理,未來會員們均可享有其鮮美成果。

4.     本會預定20162月下旬於桃園市演藝中心旁之大辦公場舉辦新春聯歡餐會,理事長及部分理監事將另捐贈精美獎品供會員抽獎以添新春喜氣,部分貴賓以將展出收藏之藝術作品供大家鑑賞。詳細時間日期資訊將另行通知確認,本次活動將由陳中道副總幹事及相關人員籌畫辦理。


台灣高教機構訊息:
轉型或退場 少子化大學殊死戰
大學轉型退場專題:苟延殘喘、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退場;或背水一戰、在谷底力拼轉型翻身。少子化的浪潮下,台灣大專院校正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生存戰,不創新就等死。

民國103213日深夜,高鳳數位內容學院的網站上,悄悄貼出由代理校長謝捷晃、董事長洪嘉聰署名的公告,校方宣布已研擬停辦計畫。寥寥幾個字,敲響了台灣大專退場的第一槍,半年後,同樣位於屏東縣的永達技術學院,也傳出停辦的消息。

一所大專院校的退場,並非突然,往往歷經數年的招生不良、苟延殘喘,教師們在減薪、欠薪下被迫勒緊口袋,還得強忍淚水面對已屈指可數的學生,每一堂課都是難以抹滅的傷疤。

一位不願具名的前永達教師回憶,在永達的最後幾年,學術研究費打了7折又7折,相當於硬生生少了14的薪水。學校減薪的消息經媒體披露後,招生更加不易,更痛苦的是周遭親友的關切,「真的會把人逼瘋!」

永達停辦前的最後一個學期,許多教師已被逼退,剩下的教師被迫扛起所有課程,身為講師的他,最高紀錄一週得上22節課,幾乎比中小學老師還多。

「有時學生問起減薪的事情,我總會叫他們好好上課,不希望學校的事牽扯到學生身上。」然而,學生終究受到牽連,永達宣布停辦後,還沒畢業的人,被迫轉學到鄰近大專。他的一位學生,為此凌晨5時就得從家裡出發到高雄,晚上又得趕回屏東打工兼職,最後實在念不下去,只好中斷學業。

高鳳、永達的案例,迫使教育部更改政策,退場學校從舊生全數轉學安置,改為「原校畢業」優先,學生不動,師資不足的部分,由鄰近典範科技大學、頂尖大學支援。

救亡圖存的配套,擋不住少子女化的洪流,高鳳、永達師生的處境,是大時代的縮影。根據教育部預估,18歲入學人口,將在10年內從現在的27萬人,跌至18萬人,高教學費收入將減少新台幣300億元,換算下來,台灣大專恐必須倒2040所。

教育部長吳思華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灣大專的「合理數量」應為100所。在今年11月時,有35校因註冊率偏低,被列入預警階段的列管名單,其中10校財務吃緊、傳出減薪欠薪,則被列入「專案輔導」。
少子化發酵,大專退場轉型危機浮上檯面。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102年度大專院校一年學生數為271108人,112年度大專院校一年級學生數預估為184553人,下滑幅度超過3成。中央社 10513
教育部從未公布列管或「專案輔導」的確切校名,但在媒體多次點名下,名單已呼之欲出。

舉例而言,10412月公布的新生註冊率,有67所校系低於3成,和春技術學院就包辦了14系(包括各學制)。有4校系註冊率只顯示代表掛蛋的「-」,包括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微電子工程系二技、中州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四技、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數位遊戲與動畫設計科二專、台北海洋技術學院海洋休閒觀光科二專。

面對難以抵擋的退場趨勢,吳思華在1041月向立法院報告時,彙整出4大策略,包括「高階人才躍升」、「退場學校輔導」、「學校典範重塑」及「大學合作合併」。整體來說,是希望大專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創新殺出一條新路。
http://img1.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60103/22244894.jpg少子化發酵,大專退場轉型危機浮上檯面,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102年度大專招生學士名額為301820人,112年度大專招生學士名額為182000人,下滑幅度近4成。中央社 10513
教育部鼓勵學校試辦創新轉型計畫,第一梯次各校共提出173案,審核後通過41案,第二梯次各校送了141案,目前正由學者專家審核中。

「看到別人在動,學校就會知道該爭了。」教育部高教創新轉型辦公室執行秘書黃雯玲表示,不只是經營不佳、恐將退場的學校,許多頂尖大學也爭著提案,因為他們也面對更為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如果不創新,就只能等著被淘汰。

各校創新執行策略各有千秋,黃雯玲指出,最多學校看準了「高齡化社會」市場,將學校的目標客群,從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延伸到退休年齡層的終身學習。

例如中華醫事科大,著手改建閒置教室,推出「幸福元氣村」,提供產後坐月子、健康檢查等服務,類似策略還包括弘光科大、玄奘、龍華科大等校。

除此之外,許多學校看準的是地緣關係,結合在地產業發展特色,黃雯玲舉例,蘭陽技術學院便打算以宜蘭的木業文化為底,發展裝潢、室內設計等領域。

「台灣的大學過去被綁久了,要創新,還需要一些時間醞釀」,黃雯玲說,很多學校還在觀望,但少子化是事實,看到別人都在動,自己不動也不行了,畢竟學校辦得越好、越有特色,招生也會更容易。

少子化和大學退場是「現在進行式」,國內三大總統競選陣營提出的政見,大都延續現行教育部的規劃,彼此差異不大。
的規劃,彼此差異不大。
http://img1.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160103/62431370.jpg少子化發酵,大專退場轉型危機浮上檯面。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及親民黨總統競選陣營提出的大學退場政見,大都延續現行教育部的規劃,彼此差異不大。中央社 10513
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日前出席「2016總統大學青年對談」時表示,大學退場不只是哪一所學校,而是很多系所招收人數與社會需求有落查,如果再持續招收,會害了孩子且造成扭曲,應該每個系所都檢討。

朱立倫的政見,延續教育部目前推動的「系科盤點」,並自103年度開始,逐年公布校系註冊率,要求學校自行調整規模。

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自行舉辦的記者會上提出,要設立專法、成立專案辦公室與基金,平順處理大學退場相關問題。初步估計基金規模約需新台幣50億元到100億元。

教育部自104年開始,便逐步制訂專法,促進高等教育創新與校園資源活化,並成立高教創新轉型計畫辦公室。

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陣營,則提及退場學校校地、財產處理,認為政府不一定要全面接手,可一半校地做土地重劃,一半做社會服務機構,鼓勵企業認養活化使用,或轉型為職業訓練、長照等社會機構。

對照教育部現行政策,主要依據「私校法」處分土地,規範所得需用於改辦教育文化、社會福利事業,或是恢復辦學用途。10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