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

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協進會近期動向

1.   本會簡理事長受邀於31216日隨宗親界相關人士至緬甸交流參訪,帶回諸多紀念品將視場合發送與相關工作人員。





2. 經內部討論預定於5月下旬辦理會員聯誼活動,地點則於本會休閒農場所在地之一的關西地區,詳細活動內容資料等將另行由陳中道總幹事進行個別通知。

3. 本會位於桃園大興西路之活動會館,日前邀請書法名家前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簡明勇理事長(教授)至現場揮毫,並應部分理事求字贈與數幅書法作品,現場氣氛愉悅融洽。未來將不定期邀請其他藝術家至本會桃園會館進行交流展示活動。

4.本會將在近期行文部分大專校院並邀請相關專業人士探討台
    灣高教機構轉型經營及捐贈相關事宜,未來相關事物均已經
    由簡理事長安排敲定律師群及財務等人員備位運行中。

      
高教相關訊息:

201660大專退場、上萬名教師失業...

吳思華:管控35所學校

受到少子化的衝擊,許多大學面臨轉型或退場問題,教育部長吳思華3日表示,教育部針對各校招生的情況,內部已有輔導學校的名單,目前管控大概有35所,正積極輔導。 
聯合報導,立委王進士3日上午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表示,受到少子化衝擊,很多大學面臨轉型或退場問題,教育部除了加強輔導外,要做最壞的打算。永達技術學院將透過成立社會福利基金會,轉型成樂活環境的天堂,教育部及衛福部能給予學校什麼協助。
吳思華說,教育部針對各校招生情況,內部已有輔導學校的名單,目前管控大概有35所。至於永達技術學院,教育部已針對學校提出的轉型計畫,包括財務的健全、董事會意見的一致,與地方政府的協調等意見,轉請學校積極改善。
相關報導:

各技專院校明年約7成學校將減少招生

蘋果報導,受少子化的衝擊,教育部近日核定明年89所技專院校招生名額,其中學士和專科招生人數首次跌破20萬人,僅1924百零8人,較去年減111百多人。
89校中,有62校減少招生名額,以高雄私立和春技術學院減少11百多名最多,減幅達3成;宜蘭私立蘭陽技術學院、高雄私立東方設計學院,也都各減5百人以上,減幅均逾35,有些學校部分科系被減到一系只收1015名新生,幾乎成了「家教班」。

60校退場、上萬師失業 教部補助教師轉進企業

自由報導,大專在20年間從29所增加到160多所,但高中畢業生明年卻將大減3萬人,被喻為「高教一五大限」,教育部估計恐有60校退場、上萬名教師失業。教育部訂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協助教師轉入產業發展作業要點」,希望紓解高教失業潮,以每人上限30萬元的補助規模,讓大專教師「帶職帶薪」赴產業半年到一年「適應」,期望能順利轉入產業服務,首年預估補助一百人轉業,總經費3千萬。

教師工會:台灣需要高等教育重新定位

風傳媒報導,教育部長吳思華曾多次表示,根據國外經驗,只有約6成高中生適合念大學,台灣的合理大學數量大約在100所左右,目前正設立高教創新轉型專案辦公室,執行大學退場及轉型政策。吳也指出,學校也應該改變思維,過去是強調追求「第一」,未來希望創造每校的「唯一」,每個學校都應找出自己的特色,在特定項目中拿到第1名。
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則表示,大學數量只是參考值,不是絕對值。台灣許多學校的師生比嚴重失衡,且政府部門、產業界投入的經費,也遠不如世界其他國家。劉指出,與其斤斤計較計算成本,台灣更需要的是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核心問題在於改善大學的品質,而非減少數量。






退場轉型勢在必行

四大關鍵,檢視學校會不會提早關門!

教育部預計,105學年度的大學生將比102學年度減少約2萬人,相當於台大大學部人數的1.1倍。20132014年,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遭少子化海嘯淹沒,停止招生,台灣大專院校總數跌至159所,回到2003年時的數量。
「先從南部、新設(校系)、技職、偏遠(地區)、冷門(科系)開始,」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丟出幾個關鍵詞,指出高校中可能被裁併的高危險群。對照之下,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都是位於屏東。成立於2004年的高鳳,是最晚設立的技職院校;而成立於1967年的永達雖有47年歷史,也逃不過趨勢的輾壓。

五年內 60所大學恐面臨退場命運
     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上任後,一舉掀開「大學退場」的壓力鍋,直言五年內,恐有60多所大學必須退場。「下一個輪到誰?」頓成不少家長與學生選校時,最擔心的問題。
     高中生在申請或填指考志願時,如何避免這些可能會比你先「畢業」的大學呢?
     2013年,教育部首度提出四項大學退場指標,包括學生人數低於3000人且新生註冊率低於六成、未通過校務評鑑、積欠教職員工薪資三個月以上、掏空校產或買賣董事席位等違法情事等,就可能被輔導退場。先來看兩項量化指標:

指標一〉全校學生不滿3000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共有17所大專院校的全校學生不滿3000人。這些學校超過3∕4位於南部與東部,其中10所為私立技職院校,也有幾間是體育、護理及藝術的專業學校。
     這個統計結果,引來各界討論。東、南部地區人口原本就少於北部,很難將學生人數少,歸咎於學校辦學不力;此外,許多學校是該縣市唯一的大學,若被合併或關閉,是否更加深城鄉差距,造成南北失衡?因此,教育部進一步提出其他檢視標準。

指標二〉新生註冊率不到六成
     去年底,教育部首度開放「大專校院系所特色資訊及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stats.moe.gov.tw/enrollweb),讓學生查詢各校系所註冊率。總計全國2672所大學及四技學士班中,共有257個科系註冊率不到六成,占總數的9.6%。
     其中公立大學的980個科系中,只有一個註冊率不到六成;但私立大學的1692個科系中,卻有256個註冊率低於六成,比例高達15%。甚至有一所私立技職學校,各科系的註冊率都在六成以下,令人心驚。